如何快速地分辨中日韩三国游客

首页 » 五味坊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成都) -
导读: 近日,据媒体报道,多达4000名中国旅客早前乘邮轮,停靠日本鸟取县港口,他们在当地西部人口只有3455人的小渔村日吉津村观光时,把商店物品抢购一空

如何快速地分辨中日韩三国游客

近日,据媒体报道,多达4000名中国旅客早前乘邮轮,停靠日本鸟取县港口,他们在当地西部人口只有3455人的小渔村日吉津村观光时,把商店物品抢购一空。

近年来,关于海外中国游客新闻屡屡见诸报端、网上。由于肤色相貌接近,有时,也会有一些把中国人误解为韩国人、日本人的事件发生。那么,在海外,怎样才能快速准确地分辨出中日韩三国游客?

出游形式:爱“扎堆”,东亚三国多团体游客。但中国多“大团”,日韩多“小团”。

早在2012年上半年,上海浦东机场口岸统计的出境旅游中国公民人数中,中老年人就已经达到43.6%,已经占据出境游的半壁江山。这很好理解:东亚国家文化崇尚刻苦勤劳,年轻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有钱又有闲的中老年游客自然成了旅游主力。而东亚三国老年人普遍外文蹩脚,离了导游就无法与当地人沟通,故而造就了这种青年背包客们看不进眼的团体旅游形式。

不过,根据全叔观察,与动辄几十人、头戴统一颜色棒球帽在景点处黑压压一片冲出大巴的中国式“大团”相比(2014年,中国内地公民出境旅游已经突破1亿人次,这直接体现在旅行团规模上)。日韩旅行团的规模普遍偏小,多是五六人,至多十数人。

购物喜好:中国喜欢逛名牌店,并且“什么都想买”;日本人严谨,“只买自己需要的”;韩国人则是优先购买服饰的“形象控”。

“购物”无疑是出境旅游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韩国《朝鲜日报》发布的一份有关中国游客和日本游客购物习惯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游客最喜欢在商场内逛,停留时间较长。关注所有商品并到处浏览观看,并倾向于向商场人员询问商品信息。另外,中国游客大都购买名牌产品,而且“抢购”数量多。不是名牌店,中国游客不多,越是名牌的地方,中国人越多。如果你看到一个手里拎满驴牌购物袋的东亚面孔,那多半可以断定他是中国人——2014年,中国游客境外总消费金额占全球游客海外消费的27%,居全球首位,排在其后的分别是俄罗斯(17%)、印度(4%),日韩游客则根本排不上号。

而根据韩国LG CNS发布的企业报告,日本人在商场停留时间较短。进入卖场后,他们立即把记录在智能手机或便条纸上的购买目录铺展开。一般不会到处观看,只寻找自己想要的物品,购买后很快离开。在购物时遇到困难,也只是仔细阅读商品信息与说明书,很少寻求商场工作人员的帮助。

韩国人则是地地道道的“形象控”,海外消费主要用在购买衣服鞋包等服饰方面,而对家居和电子产品不感兴趣。

如何快速地分辨中日韩三国游客

资料图

游客形象:韩国人华丽,日本人体面,中国人……就是中国人应该有的样子……吧。

韩国人购物喜好也直接反映在了其形象上,全叔曾经在去往泰国清迈一处大象营地的路上与一个韩国旅行团拼车。6人全部是50岁左右的老年妇女,一眼望去,清一色皮肤白皙、保养极好,化淡妆,衣着与20多岁的中国女性没有太大区别,但是更显珠光宝气。在韩国你可以观察到,韩国男性,冬天的大衣基本没有起球的,而中国男性则相反,基本全是“球”,一方面,这和衣服质量有关,另一方面,这也与是否注意打理有关。

日本人穿着没有韩国人那么“讲究”,大多是干净合体的基本款,乍一看你可能会觉得他们的衣服全都是在“优衣库”和“无印良品”买的,朴素但不失体面。

但是,如果你看到一个满脸油光可鉴的东亚男性面孔,并且把POLO衫扎进裤子里,腰后的皮带卡扣上挂着一大串钥匙,那他多半是中国人。如果他穿黑皮鞋的时候竟然露出了雪亮亮的白袜子,基本就能断定是中国人无疑。在穿衣方面,中国女性要比男性注意得多,大体上做到了“与国际接轨”,不说话的时候,你很难判断她们是哪国人。这大概也是如今“直男癌”这个词如此流行,却没有“直女癌”说法的原因之一吧。

行为模式:中韩游客喜欢大声喧哗。日本游客安静沉默,是“整齐的流水线”。

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里曾讲过一个在美国流传的笑话:两个广东人在那里说话,一旁的美国人听着听着以为他们要打架了,急拨电话报案。警察来了,问他们在干什么,他们说:“我们正耳语。”柏杨分析说:“为什么中国人声音大?因为没有安全感,所以中国人嗓门特高,觉得声音大就是理大,只要声音大、嗓门高,理都跑到我这里来了。”

柏杨所述只是一家之言,未必正确。英国旅游业者协会发言人就曾表示,“只要和中国人打交道久了,欧洲人才会明白,有时候不是中国人的文明素质有问题,而是彼此的文化习惯不一样。大声说话只是中国人的习惯而已。”但可以确认的是,中国人“大嗓门”声名确实四方远播。

作为和中国地理位置接近,文化相似的韩国,国民也有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的习惯。不过韩国经济更发达,与外部世界的交流与联系更加频繁。难怪韩国一免税店店员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十分理解地说,“我们也是这么过来的”。

民族内敛性格,加上极度崇尚集体主义,日本游客无论在何处都表现得“纪律严谨”:在公共场合,他们通常可以做到不发出一点声响,实在有交流的必要,那就凑近低声耳语。他们整齐划一的团队队形甚至被欧洲人评价为“一条高端的流水线,上面排着20个会动的产品”。

如何快速地分辨中日韩三国游客

2014年09月10日,韩国游客天安门广场大跳《小苹果》(来源:光明网)

就餐习惯:日韩游客喜欢品尝当地食物,中国游客执着于中餐。韩国人给小费最慷慨,中国人相对“吝啬”,日本人完全没有给小费的习惯

日韩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食物抱有相当开放的心态,通常愿意尝试当地食物。而在这一点上,中国游客却显得相当顽固。全叔曾在日本山梨县甲府市的餐馆里遇到一群中国“大妈”旅行团,大妈们因对食物不满直接在餐馆和领队争吵起来,要求“带我们吃中餐”——日本本来就是一个美食国家,而那家餐馆在当地的风评相当之高。

法国一家旅游事务所的会计Mathieu Teffri在接受《新周刊》采访时的言论也从侧面印证了全叔的判断:“事实上,当一辆载满游客的车停在一家商店或是旅游景点门口,我们很容易就识别出那是中国人。他们总是用一小时参观一个法国人至少需要一天的卢浮宫,他们赶场子一样地旅行,只去巴黎的中餐馆。要知道,法国的食物可是世界上最好的之一,可他们却宁愿去那些很不地道的中餐馆。”

而根据《第一财经日报》对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等欧洲国家餐厅从业人员的调查报告显示:在东亚游客中,最受欢迎的是韩国人——他们通常有礼貌并且出手阔绰,小费给得很“足”;中国游客虽然衣着不那么讲究,但也会给小费;而最不招人喜欢的是日本游客,他们完全不给小费——这可能和日本文化有关,在日本餐厅吃饭,给小费会被认为是一种“侮辱”,比较较真的服务员真的会追到你家里把小费退还给你。


声明:本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存在出处、来源错误,或内容侵权、失实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代表原媒体及作者观点,不代表《Tomjerry - 分享好玩有趣的新鲜事》立场!